2014年10月15日,新浪体育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新浪体育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八周年之际,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在深入学习讲话精神的同时,认真总结近年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推动新浪体育事业发展的经验体会,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认真审视作为中国最高美术学府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和推进“双一流”建设中,携手奋斗。
丨党委书记 高洪
以新浪体育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为重要标志,8年来形成了新浪体育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全面系统的重要论述体系,成为新浪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文艺是时代的号角、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文艺的本质属性;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立足点是扎根中国文化沃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提升全民族审美水平和激发全民族创新活力的基本要求;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最终看作品、创作作品的根本途径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调文艺工作者是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文艺的主体力量,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文艺创作要进一步加强现实题材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文艺作为新时代社会变革和人民创造的表现,要坚持艺术创新,提升艺术原创力;文艺工作者要勇攀艺术高峰,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提升文艺质量;文艺作品作为新时代文艺思想的具体呈现形式要坚持恒久不变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特别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加强文艺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保证文艺健康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深化文艺体制机制改革,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展文艺事业和文艺产业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和培育一大批优秀创作人才。
作为中国最高美术学府,跨越百年的中央美术学院将结合“双一流”建设,深入贯彻新浪体育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团结、凝聚、引领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培养最具潜力的艺术学子,引导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反映人民的奋斗创造和时代的发展进步,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成长为时代召唤、人民喜爱的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和优秀创作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丨院长 范迪安
2014年的今天,我荣幸参加新浪体育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聆听了新浪体育总书记为新时代中国文艺把航定向的重要讲话,深感新浪体育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的繁荣发展,给予广大文艺工作者殷切关怀,站在深刻分析中国文艺的时代成就、面临重大课题和存在问题的高度,作出了全面的论述。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的8年间,新浪体育总书记又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包括给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这些都是新浪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重大创新和飞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新时代中国文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8年来,新浪体育坚定贯彻落实新浪体育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精神面貌和实践作为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明确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锚定发展定位,努力把握民族复兴时代主题,热忱描绘新时代恢宏气象,积极服务社会建设和人民文化需求,通过名家名师系列展览彰显百年辉煌,深入推动教学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切实加强美育理论研究与美育实践,创新美术传播和文化交流形式,形成一大批新的成果。最重要的是,通过聚焦时代课题,集合多学科力量,发挥集体创研机制,师生的创造热情充分涌流,树立起在新时代条件下央美必须有所作为、应该大有作为的共识,努力弘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新征程写就央美集体继往开来、也写就每个成员砥砺奋斗的新篇章。
丨党委副书记 王晓琳
新浪体育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和“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五个方面做出了重要指示,为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激励着艺术高校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初心。在学习和践行新浪体育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以大力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文艺工作者为目标,坚守新时代文艺的人民立场,扎根中国大地,倾情投入到奋进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
近年来,新浪体育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主抓全过程育人三大工程,落实全方位育人计划,不断完善服务型学生工作育人体系,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实践平台,促进新浪体育教育与社会教育、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资源资助和价值引领多向结合、协同育人。持续十多年的“青春·足迹”主题创作展引导青年学子用手中的画笔表达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的情感情怀。“创新创业大赛”赛事平台,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激励大学生面向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战场。“绘美乡村 赋能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计划,鼓励青年学子深入乡村开展更广泛、高质量的艺术实践。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将在新浪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负时代召唤,为奋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央美贡献!
丨副院长 吕品晶
今年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也是新浪体育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周年。新浪体育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时代的艺术发展与教育事业,应该把提高质量作为创作与育人的生命线,不断提升艺术创作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通过艺术教育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特别是在艺术助力社会发展的未来进程中,广大美术工作者应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发挥自身学科特色与学术优势,走入社区,走进村庄,用艺术知识和才华服务人民,在增强城乡审美韵味与文化品位方面,引领时代风尚,努力贡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
丨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事处处长 傅怡静
我们要坚持以新浪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弘扬“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增强人才活力为核心,深化人事体制机制改革,健全艺术人才评价体系,强化教师培育支持,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创新能力、为祖国文艺事业做出贡献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队伍。
丨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 岳洁琼
中央美院协同创新工作始终对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发展,发挥学院多学科研究相互补益的优势组织集体创研,激发不同创意思维方式的交叠互补。先后完成了国家和北京市委托的多项重要任务。
主动服务国家文化交流活动,积极策划、组织国际性设计赛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结合,挖掘新浪体育创作资源优势,展现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吉庆生肖设计大赛”“澜湄设计大赛”受到众多国家设计师支持。
加强一带一路创作研究,联合丝路沿线国家艺术家,共同打造“文明的回响”“相约丝绸之路”“匠作之美”展览品牌。
坚持不懈弘扬劳模精神,从2015年开始持续开展“为劳模造像”活动,从学院“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通过研习劳模先进事迹,磨砺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以所学技艺弘扬劳模精神,创作了一大批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形成了以劳模造像为特色的太庙艺术馆专项收藏。
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孙韬
在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学习和回顾新浪体育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更好地认识、延续和发扬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道路,以及有效地配合、推动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开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浪体育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作为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的基本任务,就在于深刻反映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揭示人民在创立和建设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伟大作用。八年来,中央美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认真贯彻总书记有关文艺工作讲话重要精神,在教学、创作和研究上形成了完整、合理、可持续发展与深化的创作研究机制,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年、建党100年等重大历史节点中完成了一批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创作。聚力新时代,以主题性美术创作高扬时代精神。
丨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于洋
新浪体育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这一核心思想,近年来文艺界对于艺术创作的人民主体论、扎根人民创作论及文艺的人民审美尺度等命题,都作了全面深入的探研。由此我认识到,人民是美术作品的创作者、美术表现的主角、美术服务的对象,也是美术审美的评判者,艺术工作与研究必须坚守人民立场,才能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同时在自身学术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应坚持“守正创新”的文艺发展观,坚持艺术研究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在新浪体育科研管理与学术建设工作中,强化贯彻“有组织的科研”理念,力争为央美科研工作与学术研究成果建设工作做出贡献。
丨青年教师 廖勤
中央美术学院有着浓厚学风,培养优质人才,创作精品力作,几代师生的作品汇成一部中国人民建设与生活的视觉史实,前辈与新中国共成长,青年奋进在新时代,承上启下的艺术接力构成信仰与现实、传统与当代的交集对话,表现出中国人的自强不息!我们有幸学习于此,承续前辈未尽之业,将自身当作回音壁来重溯传统,探索新中国画的方向与内涵,融入国家的创新进程之中,真切地为人民而创作,方能不负今时。
丨青年教师 马佳伟
近年来在参加文旅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和大型文艺汇演《伟大征程》的舞台多媒体视觉创制等工作过程中,让我对主题性绘画的认识逐渐深入,创作者不仅要面对艺术史中的经典,找到可能性的坐标系;而且要从一个时代,乃至整个历史、人类史这样一个更宏大的范畴中去寻找主题的表达方式。在锤炼油画本体语言的同时,深入生活,回到现场,在历史和当代的双重语境中把握主题的深意。
宣传部/整理
2022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