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人物画家、中共党员,胡勃先生因病于2022年11月8日18:00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丨胡勃先生简介
胡勃,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当代著名中国画家。画风纯朴、清新、典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艺术个性鲜明风格独特,有一种诗意的大美。
1963年内蒙师大毕业留校任教,1980年中央美院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教。先后在内蒙师大、中央美院年(画)连(环画)系和中国画系胡勃工作室从事工笔人物画教学和创作达半个多世纪。
师从著名画家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等先生。主攻工笔重彩人物画,博采古今,融汇中西,基本功扎实,具有深厚的传统?,坚实的造型能力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尤以工笔人物和小写意蜚声画坛。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创会元老)、现代工笔画院艺术顾问,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展览并获奖,一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胡勃先生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最早的研究生之一,在当年艺术名师的指导下,加上他原有的创作功底,就读期间便显露出优秀的才华特别是突出的创作能力,毕业后即留校任教,是中央美院教师中坚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的艺术长期以草原景色和蒙古族风情为主题,画的是他曾在内蒙古生活的感受和离开后对草原的不尽回想,由此形成了他作品的独特意境:以描绘草原生活赞美天地人和,在精工刻画中蕴含高雅诗意。每次看到他的作品,我便会想起草原上的“长调”牧歌,在悠长舒缓、淳朴深沉的乐章中充满对自然、人生与生命的咏叹。而今,胡勃的“长调”消失在草原的地平线上……
胡勃先生的为人和他的画一样充满温暖的色泽。他诚以待人,与世无争,在教学上倾注心力,指导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为中国画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和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画教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年以来,我和他不止一次见面,每次都要讨论在明年他80岁时办一个大型些的个展。我答应为他好好做一下学术梳理和展览策划,他也说他要争取再画出一些新作,不料天不假年,他突然离世,令我深感怆然悲伤!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范迪安
丨师生缅怀胡勃先生
惊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人物画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前辈画家胡勃先生于2022年11月8日在北京仙逝的噩耗,心中十分沉痛和悲伤!作为著名中国画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名家,胡勃先生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培养的优秀艺术家,他早年先后师从邱石冥、叶浅予、刘凌沧等先生,多年以来博采古今、融汇中外,具有深厚的传统绘画基础和坚实的造型能力。他长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的真善美,强调现代审美意识及个性创新,注重心灵和主观表现。他在中国人物画的表现领域擅长工笔重彩,尤以工笔和小写意人物画见精,同时在工笔花鸟、写意人物、写意花鸟等方面亦取得可喜的成果,更以鞍马人物画蜚声中外。胡勃先生的作品追求深沉淳朴的真情,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画风写实、造型严谨,更以深邃的意境、清新的格调著称于现当代中国画坛,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工笔人物画家。
长久以来,胡勃先生在中央美院中国画人才的培养方面孜孜以求,勤勤恳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国画创作人才。他的画作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情系百姓,表现平民普通生活,讴歌大众精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呈现出浓郁的艺术个性和时代风格。胡勃先生的音容笑貌及其艺术所饱含的真切情感,将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
我们谨对胡勃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思和沉痛的悼念,胡勃先生将与他的艺术一样长存青史,永垂千古!
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全体教师
2022年11月9日
杨先让先生书写悼文
11月8日深夜,从北京传来胡勃先生猝然离世的消息!这消息让我感到惊愕以至于难以接受!胡勃和我是同代人,同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同年毕业留校任教。虽然专业不同,但因教学和创研方向、教学主张相认同,而结有超乎一般同业的交谊。做学问,胡勃潜心古今,通览东西,在当代中国工笔绘画创作与研究中,其学术成就具有时代的代表性。在学院教学中,他培养了一批具有承前启后,影响卓著的重彩人物画新秀。我尤其难忘他坚持用人唯贤,爱才如伯乐的德行。胡勃教授退休后,还身体力行,示范地参与到壁画专业教学的一些活动中。胡勃先生为人正直,性格坦率,对自己要求严格,对朋友,对学生情义并重。我一直认为他身体如其性格硬朗而结实,所以,对他的突然辞世,感到格外突兀!他的去世,是我们当代美术界的损失!他遗留的作品将永存我们的记怀当中!
孙景波
2022年11月9日凌晨
永失吾师
2022年11月8日晚上8点55分接师母电话,一向坚强的师母哽咽告诉我胡勃老师走了。平地惊雷,听到这意外的消息我不能自已,胡勃老师平时乐观豁达,生活自律,保持着健康的心态和体魄,他的突然离世让我难以相信。
我由恩师杨刚介绍跻身胡勃先生师门,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三十余年的岁月里,我为无数琐事缠绕,但在重要的节日里总会去老师家看望,这是我多年恪守的仪式般的拜见,每次看到先生神清气爽一切安好,就以为来日方长。
我是先生招收的第二届研究生,上课伊始先生与我们谈话,说自己在大家林立的中央美术学院,不能称之为名师但会是严师,鼓励我们勤勉励志,学业精进,以期达到他的教学要求。从此以后不管是风霜雨雪,酷暑寒冬,胡勃老师在约定的时间内会准时出现在教室,对我们的草图、手稿、正式创作逐一讲评。
我读研期间,根据自己的情况,我想到十分向往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写生,走前与胡勃老师道别,胡老师详尽问我行程和写生计划,看到我的写生报告里沿途所见以速写为主,问我准备画多少张,我粗算一下两个月的行程,刨掉路程每天十张,随口说了五百张。殊不知1995年的中国交通远不是朝发夕至,在晃动的汽车里,在等车的车站、码头我不敢怠懈,只能勉强毎天画若干张速写,每天为这个随口所说的数据顾不上眼前的风景,不与人言,只有一个念头,画速写!
行囊渐重的包里放满了速写,我从凉山西昌把已经画完的近三百张速写寄回了北京,一路轻装转道去了泸沽湖,在计划的时间里回到了北京。结果人到速写未至,在焦虑中过了数天还是没有寄来的速写,忐忑不安中我只好拿着两百多张去见胡勃老师,胡老师认真评述总结最后说速写数量与计划不符,我解释原因,毕业数年后在胡勃老师家还谈到我欠的半数速写,胡勃老师这代人速写等身,我苦不堪言的旅途波折,为速写所苦在他们看来根本不是事儿。
胡勃老师早年受教于邱石冥先生及叶浅予、刘凌沧诸名师,除了学院的常规的造型训练,对传统壁画与民间美术的认识之深刻多不为人知,我在美院二十年来的中国传统壁画的教学是他教学理念的延伸。
他在六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月夜》是他以草原为创作主题的标志性作品,但他从不为风格样式所圄,笔下所绘多是大风景大花鸟和宏大叙事的人物画,尽显气度与格局,但尺幅小品也是精致入微。
我与众多的学生多次请求胡勃老师准备个展,他总觉得尚有几幅大画要补充完善。自去年始他口头业已应允,我还不失时机让他为修复学院准备一些讲座,年底再去云南昆明等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的离去,让我们彻骨疼痛,画前啼血,永失吾师。
学生 王颖生
2022年11月9日于北京
我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胡勃先生,心中悲痛万分。胡老师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他对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工笔人物画室的建立倾尽心血;对工笔人物画的教育承上启下;对工笔人物画的不断推动和发展,对扩大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社会影响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将一生的精力投入到工笔人物画的教学和创作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工笔画家,构建了系统化的学院工笔人物画教学体系。
他博采古今、融汇中外,创作出了影响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工笔画的优秀代表作品,丰富了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语言和审美取向。他是学生们心中的“明师” “严师”,在教学上“传帮带”,在创作上提倡“境界” “学养”。此刻,悲痛与思念涌上心头,先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含泪送别!
刘金贵
2022年11月9日
胡勃先生不应该走得那么早,听到突然的消息我真的不敢相信。他一向身体状态都不错,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还经常告诉我关于艾灸养生的知识。
胡勃先生是我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的导师。他是刘凌沧先生的入室弟子,深得刘凌沧先生和郭慕熙先生的真传,对传统工笔人物画有很深的研究。胡勃先生在古画临摹方面下过苦功,那个年代能找到的古画临本几乎全部都临摹过。同时胡勃先生强调写实的造型能力的培养,坚持央美的现实主义的教学传统。他一直担任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室主任,主持工笔人物专业十余年,培养了很多工笔人物专业的人才。他对学生的造型要求非常严格,他的严谨的教学理念和深入生活的创作观念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胡勃先生擅长内蒙古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他笔下的蒙古族人物、马匹、蓝天和绿绿的草原充满了生活气息。他一直喜欢用生高丽纸画重彩的工笔人物画,还特意从厂家定制了超大的高丽纸。我曾经用专业相机帮助胡老师拍画,有幸看到了胡老师的大部分工笔人物画创作,受益颇丰。胡老师一直教导我,工笔人物画家要勤奋,他在退休之后仍然在坚持画大幅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出一张张的精品。
胡勃先生是伟大的工笔人物画家,也是一代名师。胡勃先生的离去是中国画界的重大损失,更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重大损失。此时他的音容笑貌浮现我的心头,他的教导仍在耳畔,不禁潸然泪下。
学生 金瑞
1996年我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考入本科,新浪体育也从繁华的东四美术馆地区搬到了大山子,当时的二厂偏远且不方便,但留下的却都是青涩美好、埋头苦干的回忆。在那里我遇到了我的导师胡勃——他是我在艺术之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后来也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受教于胡老师的那些年使我受益匪浅,从年龄上来说我们有着三十年的差距,但难得的是,他没有因之自己的学术高度而高高在上,很愿意从学生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作品。至今难忘他和我说过的一些话,“华翎,我觉得你的作品有问题的时候,我肯定会说,但你可以自己去选择接受与否,认为对的你听,觉得不对的可以不予理睬。我们有着很大的年龄差距,肯定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不一样。”导师的这份尊重和理解对我是莫大的鼓励,他没有以他的审美经验来束缚我,这让我在最重要的几年创作萌芽期充分放开了手脚,可以进行各种探索。对我来说,胡勃老师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工笔人物专业在他所制定的课程体系、指导思想下一直得以蓬勃的发展,真正做到了让中国画人才多元化的发展。
惊闻胡老师已去,希望您在天上安好!
学生 徐华翎
2022.11.9
二十六年
胡勃老师很严厉,看我的素描作业,指着人物颧骨问我:“这到耳朵有多大距离?你画出来了吗?”我楞楞地站着,那年我20岁,一个严肃认真的老夫子形象便印在脑海。
后来我选了山水专业,离得远了,但总能在新浪体育里看见他拎着一个布袋子,朴素地走着。
四年飞逝,在王府井的老美院陈列馆里,论文答辩会上,他坐在前边,我坐在对面。昏暗的一楼展厅里,老师们都不发言,我还是楞楞地等着。“我认为这是一篇很好的本科论文,这些年没怎么管他,看来学得还不错,这样的学生应该招为研究生”。我很惊诧,一直以为胡老师不会表扬人呢!没想到他夸起人来也那么坦诚,让人猝不及防。
读研期间,胡老师已经退休,从此便很少见面。留校工作后,看到学生忽之漫之的学习状态,便想到了坦诚严肃的胡老师。胡老师欣然应允了我们的邀请,课堂上的他多了些笑容,多了些宽容,多了些老者的委婉,但还是一丝不苟。
日子旋转着,一切都很平淡。一天清晨,雾霾里一个戴着口罩的老者迎面慢慢走来。我试着问了问:“胡老师吗?”“海涛啊,我来新浪体育报销点儿医药费”。“这么早,师母送您来的吗?”我疑惑地问道。“没有,今天车限号,我坐地铁来的”。我有些心酸,眼前的胡老师已经是一个快八十的老者,再也不是那个训我、夸我的倔老头儿。
就在去年,本还想着为老师做点儿什么,他就突然走了,在立冬后的第一天。不再年轻的我流下了无法抑制的泪水,与胡老师相识的二十六年随着冬天的降临也一起逝去。
立冬后一日记于望京
冯海涛
师生谊 父子情
惊闻敬爱的胡勃老师不幸离世的噩耗,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实在难以相信,与老师的种种过往不住涌现。
记得初次见到胡老师是面试的时候,感觉他是一位很严肃的老先生。他仔细地询问我对专业的认识及喜欢读什么书。我回答喜欢古典诗文。胡老师问能背诵一篇吗?我背了《秋声赋》,有遗漏的地方胡老师就轻轻给予提醒。胡老师问我年纪轻轻的为什么喜欢这么悲凉的文章?我当时处在一个迷茫阶段,工作生活多有不顺,读到这篇文章时便很是喜欢。胡老师说《秋声赋》是欧阳修名篇,词采非常讲究。“秋”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作者因为仕途理想等不顺而心情抑郁,但他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人,而应自我反省以及自我超脱。胡老师鼓励我不要为暂时的不顺利而难过,应该在古人身上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听了这些话让我特别感动,当时我不过是从小县城过来考试的学生和胡老师素未谋面,而胡老师竟说了这些让我感觉特别温暖的话。现在想起亦很是感动,眼泪不觉又湿了眼眶。
记得胡老师带我们去四川阿坝红源等藏区写生。那时藏区条件很艰苦住宿饮食等都很差,胡老师对这些毫不在意,不顾年龄大高原反应等问题每天早出晚归比我们还用功的画画,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我。跟随胡老师学习的时光应该是我艺术道路上最重要的时期,这期间我开阔了视野有了新的学习目标和动力。在胡老师的鼓励下我决定报考他的研究生。但第一年英语成绩没有达到分数线不能被录取,胡老师本着爱惜人材的角度多次到新浪体育申请破格录取,甚至在国外探亲时候仍不放弃不顾时差打国际长途与新浪体育沟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胡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爱让我铭记也给我很大的动力继续留在北京准备再考。
备考期间,胡老师说他要退休了不能再招研究生。我突然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胡老师安慰我说唐勇力老师对我也比较认可,让我把作品给唐老师看看请他多指教,并向唐老师积极推荐了我。在胡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第二次研究生考试,但还是英语的缘故没能通过。两次考研失利加上没有工作,我想放弃考研回老家工作。胡老师多次打电话到家里希望我做事不要半途而废再坚持一下,经过胡老师的动员与鼓励我终于如愿。研究生毕业后我留校任教在胡老师曾经主持的工笔画教研室,深深的感觉到一种责任感,我希望自己能把胡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对学生如家人的人情味继承下来,成为像胡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师恩如山!永远缅怀最令人尊敬的胡勃老师。
学生张猛 悲恸难抑草草成文
2022年11月8日
惊闻胡勃老师仙逝的消息,心情无比沉痛。先生之风,高山水长。胡老师一生全身心投入到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并热忱于工笔人物的教学,对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胡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学生的爱护和关爱,我们晚辈铭记于心。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深切缅怀可敬可亲的胡老师,惟愿先生一路走好,遗风千古!
焦洋
2022.11.9
缅怀恩师
惊闻恩师仙逝,噩耗传来,悲痛万分。2000年到2004年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读本科,有幸师从于先生,是先生带的最后一届本科生。那几年经常和先生见面,聆听先生教诲。回想起来,先生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历历在目。在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中,一直都秉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多次强调做一名艺术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更要有家国情怀的高尚品质。在校期间,每个同学在课上课下画的临摹、写生和创作,先生都仔细看过,并做详细的点评;每个同学写的论文,先生也必定亲自一一批阅标注。毕业以后,我有幸回到母校任教,每逢佳节去看望先生,先生都很是高兴,非常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学经验,把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和出版的画册馈赠与我交流心得,让我受益终生。先生一生为人和善、虚怀若谷,生活简朴、不慕名利,他以自身的言行,显示了为人师表的高贵品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愿先生一路走好,在天国千古平安。
史丹
2022年11月9日
丨胡勃先生部分代表作品
《雪域晴空》
《瑞绿》
《凉夏》
《春风得意马蹄急》
《初春晚风》
资料来源: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宣传部 赵晶 实习生 许沁 /编辑
2022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