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格物致知——中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研修班部分学员作品
11月10日下午,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新浪体育主办,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新浪体育联合举办的北京市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成果联展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以“匠心之韵 时光传承”为主题,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追求为民族传承、为时代创新的精神。
展览呈现了研培计划参与院校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新浪体育的参训学员100余件(套)精美的非遗作品,涉及玉雕、景泰蓝制作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雕漆技艺、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家具制作技艺、灯彩及竹编等非遗项目,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匠心独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发展、融合与创新,呈现出“美美与共”的新气象。
“‘非遗’保护与传承事关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永续,事关当代文化生态的重构和社会文化理想的重建。”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作为文化部实施振兴传统手工艺的中青年传承人培训项目首期试点班,中央美术学院非遗研修班已举办11期,培训数百人次,在推动非遗传承人群更快更好提升方面做出了很有成效的探索。
非遗研培项目开展使中央美术学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活态传承”、“走进生活”、“以人为本”三大研培基本原则;创新建立了“知情”、“知艺”、“知辩”的“三知”研培文化理念;实施“常态化、互动化、职业化”的“三化”教学模式,形成了有美院特色的非遗研培经验。走进中央美院集中研修的优秀中青年非遗传承人,既有共同理论学习,提高认识与修养,又有分类专业指导,重在探索与创新。
此次中央美术学院展区主题为“格物致知”,集中呈现了研修班学员的30件家具、家居作品。他们是木作世家、百年老字号的首席师傅、名匠弟子、毕业于美术学院的学生、跨越材料和工艺探索实践者,经过集中研培和创作实践,展出的作品兼有古典与现代风格,体现守正传承与锐意创新并重的研修班教学理念。
展览现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成果联展
展览地点
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
展览时间
2023年11月10日—11月14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研修培训计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是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的面向非遗传承人的专项活动,为广大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提供了学习知识、开拓眼界、行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为非遗保护工作引入了专业院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践行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等非遗保护理念。北京市依托首都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积极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帮助传承人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保护传承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2016年北京市试点实施研培计划以来,依托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8所院校的学科优势,举办了漆器髹饰技艺研修班、玉雕研修班、长城文化带戏曲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等研修和培训班57期,培训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多民族传承人群1380余人次,涉及玉雕、景泰蓝制作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漆器髹饰技艺、昆曲、京剧等多个非遗项目。
2022年和2023年,北京市5所院校执行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举办研修班6期。清华大学举办了的灯彩及竹编、传统首饰设计研修班,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格物致知——中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研修班,中国戏曲学院举办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戏曲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新浪体育举办了燕京八绝非遗传承人研修班,北京城市学院举办了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传承人研修班,120位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全国各省区市多民族的非遗传承人参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拓宽行业视野、激发创作潜能、拓展应用空间、推动合作交流、解决发展难题。
宣传部/整理
2023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