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式廓吴咸奖学金” 15年来
资助131名学生开展全球考察
推动学子向“问题研究者”蜕变
传承王式廓先生的艺术精神
让艺术追求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
用艺术助力社会进步
6月9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王式廓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丈量大地——王式廓吴咸奖学金回顾展”开展。此次展览系统呈现了“王式廓吴咸奖学金”15年来的公益实践与育人成果,以致敬我国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王式廓艺术基金会理事谭平、王行最、傅克勤、杨大勇,北京文化教育领域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获奖学生代表参加开幕式。中央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月向王式廓艺术基金会理事谭平颁发捐赠证书。
展览前言
王式廓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巨匠,卓越的人民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曾在解放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建院领导小组成员,并历任中央美院教授、研究部主任等职。技进乎道,薪火相传,作为中国现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血衣》系列作品开创了新中国主题性创作的范式,凝结着对人民、社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作为美术教育家,他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家,桃李满天下。
2011年,吴咸女士以王式廓先生百年诞辰为契,创设“王式廓奖学金”,将先生的这份殷殷赤忱化作跨越时空的不灭传承。2011-2019年,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首个研究型奖学金,“王式廓奖学金”以严谨的学术计划为遴选标准,定位于资助优秀研究生出国考察,鼓励青年学子突破创作惯性,在考察中淬炼独立思考能力,在实证中锻造学术方法论。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无私的资金支持,更构建了一套“研究—实践—反哺”的学术生态体系。2022-2024年,为承继王式廓先生的艺术文脉,重新起航的“王式廓吴咸奖学金”更加聚焦于学术潜力的培育,藉由一届一届项目的扎实落地,推动硕、博研究生从“技艺学习者”到“问题研究者”的蜕变,搭建起学术成果向社会价值转化的通道。
以步履丈量世界,以初心照亮未来。在王式廓艺术基金会的扶持下,一批批央美学子走出国门、拓展视野,从而走上了更宽广的创作道路。“王式廓-吴咸奖学金”始终与中国艺术教育的时代命题同频共振,在全球艺术坐标系中定位自身,解构当代艺术思潮,将考察经验转化为理论建构的基石,亦扎根本土现实,回应社会关切。在乡村振兴的语境下,开启艺术介入社会的实践场域,让创作从工作室走向田野,从个体表达升华为公共精神。这种从“向外求索”到“向内深耕”的转向,既是对王式廓先生《血衣》所承载的社会意识的当代延续,亦是对“艺术为人民”理念的创造性转化 。
十五载光华流转,艺术的火种始终不熄。王式廓基金会不吝时空的无私资助,鼓励学子以全球视野反刍本土经验,将考察所得熔铸为多元创作,并以各自专业所长不断探索着社会的边界、突破艺术创作的边界。“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是王式廓先生的精神写照,美院学子也在一年年、一届届“王式廓-吴咸奖学金”的支持下传承着王式廓先生“以足迹丈量大地,以艺术描摹心中理想”的精神。
回忘初心,照亮未来。本次展览试图梳理“王式廓-吴咸奖学金”成立以来的雪泥鸿爪,重点聚焦于2022年以来的研究生国内乡村驻留项目,以文献、绘画、雕塑与装置等作品为经纬,呈现一个关于探索、成长与传承的鲜活场域。 十五年来,近百位学子循此路径走向世界,又携新知回归故土。他们中有人成为高校导师,将国际前沿方法注入教学;有人投身公共美育,以艺术启蒙下一代;更有人以创作叩击时代命题,延续着“血衣”般的社会关怀。本次展览诚然难以编织起奖学金成立以来的完整脉络,仍在真实的时间年轮和真挚的感念反馈中,映照出了缘起自王式廓先生的赤子情怀与清晰可见的艺术学子成长印记,愿王式廓先生的艺术精神如星火不灭,照亮更多青年迈向世界的步履,继续丈量广阔无垠的大地。
观展现场
座谈现场
王式廓先生生平简介
王式廓(1911—1973)是我国20世纪具有独特艺术品格的绘画大师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建院领导小组成员,并历任中央美院教授、研究部主任等职。王式廓的创作类型涵盖了油画、木刻、素描、速写,以及国画和书法,是中国现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作《血衣》系列作品开创了新中国主题性创作的范式,凝结着对人民、社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王式廓出生于山东省掖县(现为莱州市)西由镇一个亦农亦商的家庭。1930年在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油画,后入北平艺专西画系深造,1935年,从上海美术专科新浪体育西画系毕业后留学日本。1937年,王式廓徒步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艺术院校——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员、研究员。他经常深入到农村和农民们打成一片,画了众多风格纯朴、淳厚的延安农民肖像,创作了《平型关大战》、《读报》、《进边区》(素描)、《开荒》和《改造二流子》(木刻)等作品,延安时期成为王式廓艺术人生中的第一个创作高峰。
王式廓《改造二流子》木版套色,17×26cm,1947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新中国成立之后,王式廓多次应邀创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他的创作主题鲜明、构图完整、形象突出,成为了新中国的国家意识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象征与代表。《血衣》系列创作是王式廓创作生涯的一个巅峰,该作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于1959年完成素描成稿(现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其后,王式廓又开始投入油画《血衣》的创作,历经十多年笔耕不缀,直至去世。
王式廓《血衣》素描,192cm×345cm,20世纪50年代
王式廓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一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主张艺术要反映现实生活。在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王式廓不仅绘制了数以千计的美术作品,而且积累了一套完整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教学方法。王式廓先生的素描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艺术实践和美学思想影响了一代人,成为五、六十年代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王式廓先生创作现场
王式廓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与20世纪的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同构在一起,将一己之力释放到了极致,也饱经了雨雪风霜的考验。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王式廓先生经受了磨砺,坚守了自己的信念和艺术理想,以他为代表的艺术家前辈们用罕见的创作热忱,在表现人的精神风貌中将艺术的边界向前推进,绘就了一部部艺术的史诗。
关于王式廓吴咸奖学金
2011年,吴咸女士以王式廓先生百年诞辰为契,和她的4个女儿共同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资200万元创设“王式廓奖学金”(后更名为“王式廓吴咸奖学金”),旨在资助学习有潜力、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的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在读研究生,为他们提供到国外进行艺术考察研究的机会,将王式廓先生的这份殷殷赤忱化作跨越时空的不灭传承。
2011-2019年,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首个研究型奖学金,“王式廓奖学金”以严谨的学术计划为遴选标准,项目以“海外研修”为核心,定位于资助优秀研究生出国考察,鼓励青年学子突破创作惯性,在考察中淬炼独立思考能力,在实证中锻造学术方法论。截至2020年,奖学金出资147.6万元资助55名同学赴全球各地区开展考察研究,开创了艺术领域学生培养海外研修先河。
2022-2024年,面对新时代文艺发展需求,项目转向“向内深耕”——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为承继王式廓先生的艺术文脉,重新起航的“王式廓吴咸奖学金”更加聚焦于学术潜力的培育,藉由一届一届项目的扎实落地,推动硕、博研究生从“技艺学习者”到“问题研究者”的蜕变,搭建起学术成果向社会价值转化的通道,共计出资55万元资助,由76位优秀研究生组成的42支考察团队,于每年暑假奔赴全国各地乡村地区,开展考察创作与学术调研。
我们共同希望
社会基金持续支持
美术教育与人才培养
激发青年学子的艺术潜力
努力成为新时代
文化艺术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向王式廓先生致敬
向吴咸女士致敬
资料来源:学生工作部
宣传部/编
2025年6月12日